熱門新知列表 / 不孕症男女都有責任!台灣調查:近6成女性認為另一半是最大的求子障礙

不孕症男女都有責任!台灣調查:近6成女性認為另一半是最大的求子障礙

我國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自2021年7月上路至今即將屆滿兩年,計畫實施以來總計誕生10,285名寶寶,但根據調查發現,女性備孕過程中,另一半竟是最大的求子障礙。對此,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提醒兩性應避開雙方的生殖知識差,以及求子路途中的時間差與溫度差,才能降低因拖延科學檢查導致的求子失敗風險,提升「致孕力」。

2023-06-21
出處:台灣英文新聞

記者 / 朱明珠 

我國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自2021年7月上路至今即將屆滿兩年,計畫實施以來總計誕生10,285名寶寶,但根據調查發現,女性備孕過程中,另一半竟是最大的求子障礙。對此,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提醒兩性應避開雙方的生殖知識差,以及求子路途中的時間差與溫度差,才能降低因拖延科學檢查導致的求子失敗風險,提升「致孕力」。備孕女性對另一半的抱怨或負面討論有多高?台灣生殖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透過大數據平台統計,分析34,000筆網路大數據資料發現,與另一半相關的討論中,以常見的壓力、哭泣、不開心等關鍵字進行交叉比對,除基本的療程討論,高達1/4竟然與老公有關,其中有近6成為對老公的不同步抱怨,包含檢查不主動、療程不積極、以及想提前結束療程等,恐是拉長備孕夫妻求子時間的元凶。陳美州指出「知識」扮演了強化與推動負面循環的重要角色,當女性早期投入、積極主動蒐集資訊時,相較被動消極的男性即產生了生殖知識上的不對等。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黃貞瑜醫師也補充,過去很多錯誤的觀念,常加深男女雙方對生殖力的知識落差:

過度的生殖能力自信,不了解年齡的威脅:
台灣第一份不孕症家庭調查顯示,30-34歲結婚的家庭第一次嘗試不孕治療的平均年齡為36.3歲。然女性在35歲後不管是生育能力或卵子儲備量都將開始急速下降,而男性的精子數量、活動力等也在34歲後開始減少,且隨著年齡上升,生殖醫學成功率也會受影響。黃貞瑜提醒,無論自然懷孕或生殖醫學,精卵結合是重要第一步,若其中一方過晚意識到科學檢查的必要性,或在療程初期失敗後產生中斷治療的念頭,都將增加雙方的求子壓力。

不孕非女性專利,男女雙方比例各占半數:
一份國際研究指出,所有不孕症病例中大約有40-50%與男性有關,且從2000年開始,男性精子數量下降速度加速到每年2.6%以上。然在看診經驗中,仍常見男性對療程態度消極、不願配合檢查,或認為自己的任務僅在取精等被動表現。黃貞瑜醫師,現今不孕問題男女已各占一半,因此無論備孕或生殖醫學,雙方一起檢查、一起治療是相當必要的。黃貞瑜表示,備孕或不孕治療都是長期抗戰,惟有夫妻雙方共同參與、互相體諒,才能降低雙方在「時間、溫度、知識」上的落差。調查指出,從伴侶身上得到更多支持是排名第二的成功因素。為降低備孕與不孕夫妻的「時間差、溫度差、知識差」,生殖醫學會、生育醫學會今與國建署攜手呼籲,希望鼓勵夫妻掌握「好孕3C原則」,以利擊退備孕絆腳石,讓求子路程更精準有效率:
  • Check精卵檢查要同步且即時:據WHO定義之不孕症標準為夫妻正常性生活無避孕超過1年,但未能懷孕極有可能是不孕症。因此建議婚前或婚後務必先透過科學檢查,包含男性進行如精子數量、活動力檢查等、女性可透過AMH檢測了解卵子狀態。越早同步掌握夫妻的生殖能力與狀況,才能與醫師討論更有效率且適合的生育計畫與時間。
  • Communicate伴侶療程要隨時溝通:備孕或治療不孕的過程中,男女雙方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壓力,包含懷孕未果的焦慮、治療的身體不適、植入失敗重來等壓力。黃貞瑜提醒,若有面臨任何壓力,除了與醫師討論,夫妻雙方也可透過溝通讓彼此知道目前的狀態,只要夫妻能共同處理不孕問題,不僅能提升親密感,也能降低療程中斷機率。
  • Confident面對療程有信心與勇氣:生殖療程非一蹴可及,取卵、植入等過程中可能遭遇失敗需要重來,因此黃貞瑜提醒夫妻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,不應對療程抱持錯誤期待,也不須給自己或伴侶太大壓力,對治療保持信心與樂觀,才能更快迎接新生命。